我们的民航到底怎么了?!

                     

来源:中国服务营销网  作者:郑重

 

  1月14日凌晨,数百名由北京——杭州的旅客经过30多小时的苦苦守候,终于抵达了他们的目的地。而这30多小时内,他们经历了由漫长的等待、无数次期待、转而无助、无奈、愤怒直到争吵层面的冲突升级,最后才得以成行。这次事件本身只应该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飞机延误的简单事件,但其后航空公司在处理应急事件时暴露出来的混乱状态和推、拖、哄、骗的态度得让我们重新审视国内民航业的应急能力和服务规范。

 

事件经过:

 

  1月12日中午开始,北京至杭州的1547、1704、1706等国航、海航几个航班由于杭州雾雨天气而不能按时起飞,数百名乘客开始静静等待。其中我所乘坐的1547次国航航班起飞时间先后被告知由17点10分推迟至18点10分和21点起飞。最后众多航班还是因为天气原因不能起飞,乘客被陆续通知出候机室,乘坐民航车辆返回北京市区,由航空公司统一安排住宿。

 

  1月13日早上6点宾馆开始叫早起床,6点30分通知用餐后候机。待我们询问是否还会因为天气原因不能起飞时,负责人员确切地告诉我们,只要通知我们到机场,肯定即可登机起飞,让我们在房间等候通知。我们一行人一直等到中午12点,负责人员才通知我们上车。到机场下车后,乘客一盘散沙,无统一引导人员,待我们四处打听到滞留乘客手续办理点之后,领取登机牌处已是一片混乱,原来航空公司并没有专门航班,而只是把排在前面少数乘客随机地夹塞进其他航班,其余大部分乘客仍被告知无期,不能办理登机手续。部分乘客此时已有退票改乘火车或飞往上海的想法,但相关人员告知必须回原购票点办理退票,而改签上海的航班也不能办理,因为改签乘客不能更换目的地,也只能退票后再重新购买机票。这样,乘客似乎别无选择,只能乘坐原航班飞往目的地了。

 

  因滞留乘客大多乘坐的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国航)的航班,看着当天一些正常的航班陆续起飞到杭州,乘客已经觉得航空公司有欺骗的嫌疑。下午1点30左右,几十位乘客代表找到国航值班经理,值班经理解答公司已经专门从深圳调来一架波音747大飞机来北京,考虑起飞延误因素,大约下午5点即可降落北京机场,现在所有乘客均可办理登机手续。于是,剩下的国航这部分乘客大多都领取了1706A航班的登机牌,得以进入候机室等候。

 

  到了下午5点左右,登机口挂出了手写的一个告示牌,飞机由于延误将在18点25分才能到达。

 

  18点20分左右,机场广播通知,该航班已达机场,正在打扫清洁卫生,让乘客耐心等候。

 

  19点左右,在登机口的上百名乘客因为还未开始检票,现场出现躁动,很多乘客愤怒地质问飞机到底在哪儿。结果被告知这架波音747飞机已经飞往别的地方。这时,部分乘客代表与民航工作人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现场也出现了一些粗暴工作人员,对周围的乘客怒斥。

 

  后又被告知我们将乘坐空客320飞机(最后证明此也是虚言)。

 

  接下来,现场人员辩解飞机故障正在维修,乘客代表当场要求他们把故障飞机型号和代号写下来,结果他们马上表示正在联系另外的飞机。

 

  此时,人群中才有乘客想到提出索赔,一位乘客脱口说出赔500元,现场值班经理很快答应了乘客的要求,并应允在晚上8点半办理赔偿付款手续。

 

  在乘客不断交涉和强大压力下,国航的滞留乘客终于在9点开始幸运登机。而据说海航的乘客再一次被民航客车拉回宾馆待命。当然国航的乘客的故事也还没有完,因为我们下飞机后,在行李传送带前空等了半个多小时不见踪影。这批行李现还不知在哪几个城市做免费旅游呢。而我们在白天几次换登机牌时,都会忐忑不安地对行李询问,每次都会得到让我们放心的回答。当我们把联系电话留下后,杭州机场有关工作人员说这种情况很正常,下午一班飞机有50多件行李也没到,而我们才20多件

 

质疑国内民航服务水平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是我们国内服务最规范民用航空企业之一,我个人是国航知音卡的长期用户,每次出行基本上优先选择国航班机。而经历此次事件后,我难免要对国航(包括国内其他航空公司)的顾客理念、服务规范、应急机制等提出新的质疑。

 

  1、关于退票和改签问题:在飞机起飞出现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后,为什么要让顾客还有返回原购票处退票。对于大多数在外乘客,退票几乎变得不可操作。民航内部难道就不能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实行内部结算吗?还有改签问题,为什么在出现特殊情况下,不能允许乘客改乘相近的城市呢?更何况,此次事件中的这批乘客基本上都是购买的全价票,不会给结算方面带来太多的麻烦。似乎中国民航在这一点上显得很僵化。

 

  2、关于顾客服务理念问题:在处理延误和滞留旅客的观念上,航空公司并不是从服务顾客的理念出发,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打好自己的经济小算盘,投入最小的成本,把到手的钱赚到。航空公司从未想到几百位顾客等候30多个小时的感受,他们总是算计如何在不增加班机,不增加油料,至于顾客多等上8小时还是10小时似乎不在他们考虑之列。我不知道作为服务企业航空公司是如何理解顾客满意度这个最重要概念的。

 

  3、关于赔偿问题:该给顾客赔偿的时候,总应该有个规范吧。居然是矛盾冲突到最后,由顾客提出后才答应下来。为什么不是航空公司事先明明白白告诉顾客如何赔偿呢?如果没有顾客提出要求,航空公司不就是拖拖掩掩,得过且过了吗?至于赔偿具体金额,也肯定应该有标准。一位顾客随口说赔500元,看上去航空公司马上答应,事实上就是低于赔偿标准,1100多元的全价票,赔500元也是相当于机票打6折,航空公司不是从无限期拖延乘客的过程中还大赚了一把?

 

  4、作为国内最大的国际航空公司,为什么一定要在乘客狂怒,不断斗争、矛盾升级的状态下才来解决问题呢。自身的服务问题不去积极妥善解决,而是采取推、拖、哄、骗的态度,处处护短,百般辩解,自相矛盾。这不应该是一个国际型民航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风范。诚信是服务业的最基本的准则,乘客们30多个小时滞留,上机前半个小时还得到赔偿。难怪乘客们都说险些就被航空公司赖掉了。当然,对于未能坚持斗争到最后而中途退票的那部分乘客,我期待航空公司也拿出一个标准来,以主动的姿态对他们的损失进行赔偿,这才应该是一个企业成熟的表现。

 

  5、航空企业的应急能力的脆弱也在这次事件中充分暴露了。从有关民航人员和值班经理的背景解释中可以看出调度混乱,包括在航班变更后,配套的乘客行李运输混乱状态,都多少让人觉得啼笑皆非。

 

  中国航空企业已进入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目前和国外民航的竞争不光是在价格方面,管理方面、服务方面的落后不能不说是一块短板。希望这次局部的事件能够引起有关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反思。

 

 

慧乐客服务咨询编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