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实为经济危机,聚焦客户保障金融安全

       

 

作者:牛鹏程  来源:北大纵横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的金融业带来了极大威胁,美国一大批老牌投行纷纷倒闭,我国金融业也遭遇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但在这种复杂背景下,中国金融业的传统经营规避了衍生产品风险,表现出了很好的安全性和盈利性,受到的创伤很小。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7.37万亿,是2008年上半年的3倍。银行业净利润总额基本保持不变,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20%左右的高水平。中国A股十家最盈利上市公司里,银行就有六家,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的40%。

  2009年9月,我国计划将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此举宣布了国家金融战略开始行动,对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金融业也将籍此迈开实质性的国际化步伐。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在中国上市融资也将成为可能,这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必经之路,也会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我国的投资银行也将在此改革大潮中经受新的洗礼,构造新的业务模式,并有可能据此打开国际化发展的更稳妥的途径。

  反观金融业的客户——实体经济,情况则严峻的多。我国的出口企业遭受重创,大量企业停工倒闭,上市公司总体利润下降20%,如果剔除十大最盈利企业数据,上市公司总体利润下降70%!这种严峻状况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感受和预期,也给银行业的资产安全带来了长期的隐患。

  政府积极财政政策部分抵消了出口因素对GDP 的拖累,上半年高额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空前的88%——是过去10年43%均值的两倍,但投资仅仅拉动了基础建设相关行业的恢复,对大量其他行业的恢复贡献不大。居民收入同比之下的变动可想而知。

  温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言说,我国将警惕和防范通胀的发生,这也反映出国内通胀预期日益高涨。尤其是房地产价格大幅飙升与居民收入变动趋势相比,看似安全的住房抵押贷款也透出重重危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崩溃的闹剧似乎要在中国重演。

  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也前所未有的增加,银行贷款、投资基金、保险资金、产业直投,很多中小企业也开始感觉不缺钱了。信用社大批转制,给银行业增加数以百计的竞争主体。这些地方性银行、股份制银行与大行之间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国家已经注意到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实体经济、居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公众的呼声日益强烈。而我国金融机构并未遇到国外那种现金短缺、需要大量资金弥补亏损窟窿的状况,反倒是实体经济受到了严重打击。货币政策的实质性效果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未来货币政策的调整将成为必然。

  在这种状况下,中国的金融业将何去何从呢?

  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长经验表明,随着本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将逐步提升。银行今天的重点客户,明天可能是投行的大客户。客户的融资选择增多,如何获取客户的长期信任、依赖则成为金融业各个领域的重要战略任务。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实体经济下滑带来的安全性风险。当大量资金涌入股市、楼市推高资产价格的时候,看似增值的、安全的抵押资产反倒成为不良贷款的种子。

  因此,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盘活客户资源,构造业务协同,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战略主基调。个人业务所占比重将持续增长,拼服务将成为银行的业的竞争法宝。

  与此同时,银行需要关注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此举不仅能够取得更高的贷款息差,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潜在大客户。中小企业贷款的比例近几年来已经有所提升,截至2008年8月比重达到38.9%。中小企业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为重大的群体,同时也是关系到大量就业、民生的经济主体,企业盈利、民生状况又会最终影响到银行贷款等业务。可见政府扶植中小企业的一系列举措,并不仅仅是在扶植企业,无形中也在扶植银行,扶植金融业。金融业也需要找准客户的需求,提供专业化的金融财务等咨询服务,提升客户管理水平。客户经营改善自然提升了贷款安全性,也给银行获取更多服务收入打开了空间。

  证券市场的转暖,成交增长、大小非解禁也大部分完成,可我国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仅为20%,与发达国家50%~70%的直接融资比例还有很大成长空间。因此投资银行的发展空间巨大,加之人民币离岸债券的发行、外企在中国上市的试点,投行业务将面临新一轮机遇。这种试点性业务将首先需要行业领军人物的试探,这也会进一步提升投行业务的市场集中度。我们的优势券商需要面对新的环境,积极探索创新,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证券业“经纪人”制度改革,将引发经纪业务的震动。券商从坐商向行商的转变将加速进行。无风险的经纪业务对于我国券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今后经纪业务的竞争也将进入白热化,研究客户需求,培养忠实客户,提升服务水平,打造高效平台,将成为经纪业务的主基调。这次业务模式创新,谁的业务模式最有效,谁实施的最彻底,才可能在高度分散的经纪业务竞争中取得优势,赢得长期的份额成长。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公司特点、业务区域特点的创新模式,这才能保证有效。

  券商尤其要关注投行、经纪、自营、理财的协同,提升每一个客户给公司带来的价值。这就需要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顾问服务,包括理财、战略、重组、改制等服务。这关系到长期竞争力的培育。

  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业务也正在经历快速的发展时期,金融创新、业务范围拓展成为常态。

  客户聚焦,提升服务,是金融业需要长期努力的方向。如果做到未雨绸缪,无论金融政策、金融环境发生如何的变化,金融机构都有可能转危为安,化危机为机遇。金融业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构建混业经营的大厦,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培育核心竞争力。让国家金融战略、自身发展战略、业务协同战略有机组合,给客户带来更大价值,从而获取更多回报。

 

 

慧乐客服务咨询编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