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关键在于银行的服务

           

 

赵庆明       时间:2011-7-19

 

商业上有一句名言客户是上帝。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客户就是上帝。没有了客户,就没有银行的生存。客户对银行服务是否满意直接关系着客户对该家银行的忠诚度,如果客户经常得不到满意的服务,那么它就可能更换银行。如果一家银行所有的客户都不满意银行的服务,那么它就有关张的危险。

  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有几家国有银行在各自相对独立的领域向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客户没有选择的余地,银行之间也几乎不存在任何竞争,因此,客户是否满意根本不重要,至多是通过社会公德等道德层面进行约束。随着银行业机构的增多,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又出现了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等,与此同时,四大国有银行之间的差别和分工越来越模糊,整个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开始出现并日趋激烈。如今,随着外资银行转制为法人银行,转制后的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能够从事全面的银行业务,我国银行之间的竞争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银行之间的竞争其实是对客户的竞争,竞争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客户,特别是把优质客户吸引到本行来。随着我国国有银行的股改和上市,它们不再是准国家机构或事业单位,而是成为了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这也就决定了国有银行必然要积极参与竞争。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要想留住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必须首先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而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关键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中资银行由于能够提供给客户的金融产品不如外资银行,从而认为前者处于劣势。其实不然。综观当前在华的中外资银行,在产品品种和数量上,二者之间并没有多少差别,甚至是中资银行占有优势,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可能还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由于受制于我国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外资银行其母公司综合化经营的优势在我国并不能显现,相反由于受制于资本规模、营业网点等,有些产品并不能提供,例如各种代收费。而其在个人理财等方面的优势也并不是像想象的那样突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呢?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银行的服务,即银行将产品提供给客户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不能够使得客户满意,那么客户就不会对银行有高的忠诚度。银行服务又可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即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银行服务的好劣首先取决于银行有无服务意识。如果没有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银行被动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就不可能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我国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都是从官办银行、准政府机构转变而来的,尽管有的银行已经成为公开上市的公众银行,但是官办银行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作风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例如现在很多银行都在营业厅设置了大堂经理,但是多数大堂经理要么找到人,要么坐在椅子上,俨然是坐堂经理,根本没有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

  光有服务的意识也不行,还必须讲究服务的质量。面对其他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很多银行的主动服务意识都有所加强,由变等客上门到主动登门拜访客户,但是服务的质量往往不高。举一个例子,我国的大型银行也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从总行层面来看,开发了很多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但是从实践来看并不理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基层行往往生搬硬套总行的规定,一旦不符合规定(即不达标)就完全放弃。而很多外资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会简单地一拒了之。它们往往会对企业进行诊断,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帮助企业达标。对一些有潜质而一时难以达标的企业也往往会予以跟踪,时刻准备为企业提供服务。

  除了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也非常重要。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很多都带有时效要求,可能过了某个时点,它就不再需要或不愿需要了。近来银行营业网点出现的排长队等候时间长就是服务效率的问题。每个人对等待都有一定的忍耐度,一旦超过一定的等待时间,就会变得急躁或者干脆放弃。从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来看,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因此,服务的效率就至关重要。如果效率高,就能获得中小企业的信赖和依赖。如果不讲究效率,事事都慢于企业需求,企业就会转投其他银行。

  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不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我们不必惧怕竞争,特别是不要惧怕外资银行的所谓产品优势,只要我们具有了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以及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高效率的服务,我们的客户就不会流失。

 

慧乐客服务咨询编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