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真实的谎言?

               

来源:中国服务营销网  作者:易明

 

    现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建设机械市场再次处于低迷状态,设备制造商们纷纷推出各种为客户服务的措施,以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为客户做好服务,再次成为建设机械行业关注的焦点。然而,过去建设机械企业在售后服务上的种种劣迹,却给那些新的所谓客户服务措施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不尽快除掉那些顽疾,即使唱得再好,恐怕也难以赢得客户的信任。

 

客户至上仅是宣言

 

    客户至上客户是我们的上帝一切为了客户让客户在服务中得到享受客户为先,服务至上“‘三包期免费服务两小时到现场,24小时内解决问题等等,这些古老而又现代时髦的词语,充斥在设备制造商的各种广告宣传和服务承诺中。但事实证明,客户服务的宣传和承诺仅仅是一种追求、一个宣言,并非完全实际的行动。

 

    1.设备制造商老板的经典语句

 

    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我们不变的原则就是客户你付多少钱,我们就给你等值的配置;我们的产品成本是固定的,你客户杀价,我就不给你服务或慢给你服务;那些客户虽然买了我们很多的产品,却总是挑毛病,还想同我们打官司,不信他们不再求我们;产品出现的问题,90%是客户自己造成的;90%以上的起重机械设备事故责任是客户的,他们经常自己调整安全装置;采用分期付款的客户,到期他不付钱,我们就不给他们服务、不提供配件。三包期是客户挑毛病和不挣钱的日子。

 

    2.客户一头雾水

 

    以QTZ63塔式起重机为例。起重臂臂长有35米、40米、45米、50米、55米;标准节截面有1.2平方米、1.4平方米、1.5平方米、1.6平方米、1.7平方米、1.8平方米;标准节主弦杆形状有方钢、角钢、圆管、两角钢拼焊、角钢贴板(钢管)焊;标准节主弦杆角钢尺寸有120毫米、140毫米、160毫米;产品价格从每台28万元到48万元不等。客户不清楚应该花多少钱,买哪家的产品?它的自由高度、最大起重量一样吗?寿命有差别吗?抵抗风力的级别相同吗?是不是都能适应施工需要?

 

    客户的经典语句:以不变应万变,我就买价格最低的产品,力矩器老报警我就调整或关掉,出现了问题就告制造商产品质量有问题,不支付设备余款,过保修期就找他们打官司索赔。制造商与客户如此的关系,双方谁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怎能实现发展?

 

客户服务问题多多

 

    1.服务承诺太多,实际难以兑现签订合同后五天发货

 

    在市场火爆的日子,制造商为留住客户,在合同中随意缩短供货期。而合同期限后,设备还未组装完毕或远在千里之外,以致延误了工程的使用,引发施工企业与客户(设备出租方)之间的经济纠纷。2小时到施工现场,24小时解决问题。但制造商却没有全面地考虑到不同城市的交通阻塞、服务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情况、客户通报的故障是否属实、服务人员对故障原因的判断能力以及零部件的储备情况等综合因素,服务人员虽然赶了到现场,却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三包服务的内容解释售前、售后不同。售前解释为整机包修、包换、包退;售后解释为包修理、包换易损件、包退附件。

 

    免费安装不免费。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制造商派1~2个有关人员到现场指导,由客户出劳动力自行安装,费用由客户自行支付,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

 

    免费培训难达标准要求。制造商在各地区配置的服务人员大部分是由销售人员、装配和维修工人组成的,虽然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能为客户做操作演示,但缺乏理论基础,无法解释操作程序的原理及违反程序所带来的后果,更缺乏对故障原因的解释及排除方法的传授。

 

    2.服务水平不能始终如一

 

    客户感受最深的就是市场越低迷,制造商的服务态度越好、服务水平提高、产品价格合理、供货和维修保养及时、配件供应充足到位,很有上帝的感觉。而市场旺销时,客户成了乞丐,供货时间要看客户自己盯得紧不紧,客户与销售员的关系铁不铁,产品价格给的好不好,要看客户与销售员、销售员与领导的关系好不好;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否及时解决,要看客户与售后维修人员的关系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维修人员的权力有多大。事实表明:市场旺销时,制造商最容易得罪客户,服务的水平也是他的真实体现;市场萧条时,制造商想亡羊补牢,增加投入,改善服务,客户已很难买账,只能是事倍功半。

 

 3.《产品说明书》无法指导客户操作和维修

 

    一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仅有十几页或不到一百页。先不说其内容及印刷质量如何,但与几百元的家用电器和几千元的办公设备的几十页、上百页的使用说明书相比,不知制造商们有何感觉。

 

    北京市建委对起重机械设备的制造商实行备案管理,特别是对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提出了严格要求。从目前已备案的近百家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来看,如果按照家用电器或自动化办公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要求的话,可以说90%以上的说明书不合格。其主要问题是,没有针对本设备特点的安全操作规程、危险警告、对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设备能适应的工作条件(温度、风力)、安全装置的调整方法和精度要求、定期维修保养点、设备日常检查和调试的部位、易损件的更换标准及编号等进行详细的说明;更关键的是缺乏一目了然的设备和零部件的结构图,特别是三维立体图,以及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求救方法。客观地讲,这类说明书根本无法指导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修,同时也给制造商带来了众多的售后服务问题。

 

    4.相互推诿逃避责任

 

    设备主机的制造商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现实的客户服务中,主机制造商经常以零部件配套制造商的质量问题为理由,不进行服务或推卸责任。保修期过后,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制造商认为主要是配套件的问题,让客户自己找配套件的制造商,而零部件制造商认为主机厂设计选型有问题,将皮球踢回主机厂;客户再找主机厂商时,他就提出保修期已过,客户必须先付款才能给予修理。类似相互推诿的情况,在建设机械行业内已经是司空见惯的,见怪不怪的问题。

 

    5.误导购买造成债权高筑

 

    为了争取到客户购买本企业的产品,一些制造商采取以偏概全方式吸引客户购买产品。利用个别案例宣传市场需求旺盛,而设备租赁市场供给不足,两年内就能收回投资。在客户缺乏资金的条件下就采取拉动内需的政策,帮助客户做按揭、银行贷款,或给予客户分期付款的优惠政策,甚至帮助客户找工地,并全程代客户签订租赁合同、代收租赁款等等。

 

    市场是残酷的。目前,机械设备的保有量已经超出租赁市场需求,台班费已经降低,投资回收期已延长到5年,租赁费回收率已降到40%。当客户发现市场的实际情况与制造商所说的不符,且无法按时归还按揭或银行的贷款时,为时已晚。而制造商的误导和过度服务,也给自己留下了众多的纠纷、债权和产品回购的巨大风险。

 

 

慧乐客服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