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价值与项目选择

                      

来源:中国企业战略传播网  作者:袁作东

 

    对创业者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项目的选择。差不多每个行业都挤满了你争我夺的厂家、商家,每个市场都已饱和。于是,拎着有限资金的创业者们睁大眼睛,满世界打探市场上新兴的热门行业。房地产或者VCD热销,就一窝蜂地投向房地产或者VCD;保健品或者掌上电脑的利润空间大,又立马转产保健品或掌上电脑。但是,跟风的结果常常铩羽而归,要么这个产品短寿,要么市场混乱无章。

 

    新兴市场的风险是无法回避的。一方面,面临着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经营模式的摸索成本和技术上的困难;另一方面,新兴的市场热点常常引发投资者一哄而上,造成高度竞争的状况,市场推广困难加上成本高昴,一段时期内整个行业都无利可图。

 

    那么,在所谓饱和市场和成熟市场上,有没有新的商机呢?很多人会立马作出否定的回答。通常的意见是,这个行业形成了多个品牌,人家搏杀了好多年,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哪还有你赚钱的份?在这些人的头脑中,时刻考虑的就是自己有没有钱赚,或者别的企业有没有赚钱,唯独没有想到,他们时时挂在嘴边的上帝有没有钱赚:他们的需求是否满足,能否得到更好的满足?或者说能否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满足?

 

    只要我们转换一下角度就不难发现,很多所谓的饱和市场、成熟市场并没有饱和成熟,因为消费者还有很多抱怨和不满,远未成为上帝。这些看似饱和老市场上,蕴含着无数的项目和商机: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数家家电厂家,传统家电市场是绝对饱和的,但就在这个时期,广东的科龙美的异家突起,生产的电风扇、洗衣机、冰箱很快挤占了各地的市场。他们为什么能迅速成功?因为市场上那些家电质次价高,售后服务低劣;

 

    90年代中期,微波炉还是高档的玩艺,三星等进口和国产品牌填充了有限的城市市场,很少人能看出这里还有市场空间。但格兰仕强行闯入,一下子就拨得头筹。他们认准了一个理:中国的城市家庭需要这个产品,而且需要更便宜的产品,小小的微波炉没理由这么贵;

 

    中国的轿车生产厂家之多,民用市场开发之艰难,业内人士人所共知。一致的呼声是厂家太多了,产能严重过剩。但有人不信这个说法。本世纪初,作为民企的吉利汽车横空出世,市场占有率节节高升。李书福摸准了消费者的心思。

 

    90年代后期,各地的商战早已如火如荼,国营百货商店、小型专卖店比比皆是,零售商业该是饱和了吧,但就是这个时候,新兴的超市、便民连锁店很快领导了商业的潮流。更值一提的是,国美、苏宁等几家实力不大的家电专卖店居然闯出了品牌,让业界同行不敢小瞧。

 

    类似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这些事例说明,只要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为顾客创造出新的价值,不管市场是否成熟饱和,企业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商机。顾客价值决不是仅仅体现在营销过程中,而是在立项之初就应优先考虑的。

 

    怎么样让消费者有钱赚?顾客价值在哪里?价值链理论将购买行为视为一个寻找溢价的过程,消费者要以同样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满足)。消费者的成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购买产品时的货币支出,二是交易费用,包括获得产品信息、交通运输、挑选与侃价、付款等过程中付出的时间、精力及资金等;消费者的收益又分为产品的实际功用和精神收益两部分。此外,信息不对称、交易内容不明确,又使消费者面临着不确定性的风险。从消者费的成本、收益以及交易风险这三个方面,创业者只要做得好一点点,都能让消费者获得额外的满足。这正是创业者苦苦寻找的项目的逻辑起点。

 

    一般而言,项目选择的最初灵感来自三个方面:自身拥有的优势资源、相关企业的漏洞、消费者的不满(不满意与不满足)。三者最终是统一的。但是,在现有的成熟市场上,从消费者利益入手,将使我们对商机的判断更加准确、快捷。在这方面,海尔掌门人张瑞敏有两个经典论断:消费者决定游戏规则;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对客户资料的把握。

 

 

慧乐客服务咨询编辑提供